•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
  • 本站地图网站地图
  • 登录 | 注册
  • 网站支持IPv6

首页 > 政府信息公开 > 基层政务公开 > 补贴政策

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防控技术方案

发布日期:2024-04-24 10:24     来源: 农业农村局     浏览次数:     【字体: 】     打印本页

  为科学规范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除草技术应用,提高防治效果,确保“玉米不减产、多收一季豆”目标的实现,特制定本技术方案,供各地参考。

  一、防控策略、目标与原则

  坚持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,充分发挥翻耕旋耕除草、地膜覆盖除草等农业物理措施的作用,降低田间杂草发生基数,减轻化学除草压力。使用化学除草剂坚持“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为主、苗后茎叶定向或隔离喷雾处理为辅”的施用策略,因地制宜开展“土壤封闭+”防治技术模式(土壤封闭+旋耕灭茬+浇水造墒+茎叶补防),力争杂草防治效果达到90%以上,实现玉米不减产,增收一季豆。

  因地制宜。根据播种时期、种植模式、杂草种类等制定杂草防治技术方案,突出重点区域、把握关键环节,科学选用适宜的除草剂品种和使用剂量,开展分类精准指导。

  治早治小。优先选用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的除草方式,减轻苗后除草压力。苗后除草重点抓好阔叶杂草防治,特别是在苗期和幼苗期等杂草防治的关键阶段,确保除草效果。

  安全高效。杂草防治使用的除草剂品种要确保高效低风险,对本茬大豆、玉米及周边作物的生长安全,同时对下茬作物不会造成影响。

  二、防控区域及主要防控对象

  (一)春播区

  禾本科杂草:狗尾草、稗草、牛筋草、马唐等;

  阔叶杂草:藜、刺儿菜、田旋花、牵牛花、葎草、蒺藜、酸模叶蓼、苍耳、曼陀罗等。

  (二)复播区

  禾本科杂草:马唐、狗尾草、牛筋草、野燕麦等;

  阔叶杂草:藜、刺儿菜、马齿苋、菟丝子、反枝苋、龙葵、打碗花、铁苋菜等。

  三、技术措施

 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杂草防除根据不同种植模式、不同区域特点、杂草种类和发生规律,科学、安全、高效防治杂草。

  (一)农业控草

  上茬作物收获后,应及时进行旋耕灭茬或秸秆打捆离田,降低田间杂草发生基数,特别是前茬为小麦的田块,种植前最好进行物理旋耕灭茬、浇水造墒;及时清除田间、沟渠、地边和田埂生长的杂草,防止杂草扩散到种植区。播种后,强化肥水管理,促根壮苗,增强大豆玉米对杂草的竞争力。大豆玉米出苗后,对于田间零星杂草或难防杂草可人工拔除。春播区在播种时,可采用全膜覆盖或半膜覆盖控制杂草生长;部分干旱、风沙大的地区,混土撒施土壤封闭除草剂,提高除草效果。

  (二)中耕除草

  在大豆、玉米苗期,结合施肥,采取机械中耕(培土),防除行间杂草。如大豆、玉米行间杂草较多,可先用微耕机灭茬,再以化学除草剂定向控草辅助,清除杂草。

  (三)化学除草

  化学除草优先选择播后苗前土壤封闭除草,减轻苗后除草压力;苗后定向除草要注重治早治小,抓住杂草防除关键期用药。

  1.播后苗前土壤封闭除草。在播种后2天内,选用精异丙甲草胺(或异丙甲草胺、乙草胺、二甲戊灵)+唑嘧磺草胺(或噻吩磺隆)等药剂完成土壤封闭处理。根据2023年各地试验结果,精异丙甲草胺+唑嘧磺草胺、砜吡草唑+嗪草酮、精异丙甲草胺+丙炔氟草胺等药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都具有较好的除草效果,各地可根据产品登记情况选择使用。

  复播区多为免耕贴茬播种田块,麦收后田间杂草较多,在大豆、玉米播种前,先用草铵膦进行喷雾处理,杀灭已经出苗的杂草,再进行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防除杂草。

  2.苗后定向茎叶处理。在播后苗前未进行土壤封闭的种植区,当玉米3—5叶期,大豆2—3片三出复叶期,杂草2—5叶期,可选用噻吩磺隆、嗪草酸甲酯、灭草松等禾豆兼用型除草剂茎叶喷雾处理,防除反枝苋、藜、马齿苋等阔叶杂草。也可根据当地草情,选择适合大豆、玉米作物田登记和使用的除草剂进行隔离定向喷雾除草。玉米田选用烟嘧磺隆(或苯唑草酮)+灭草松(或氯氟吡氧乙酸)、大豆田选用精喹禾灵(或高效氟吡甲禾灵)+灭草松(或乙羧氟草醚)茎叶定向或隔离喷雾除草(要采用物理隔帘将玉米大豆隔开施药)。

  四、注意事项

  (一)科学选用药剂。要优先选择同时登记在大豆和玉米上的除草剂,如噻吩磺隆、唑嘧磺草胺、灭草松、精异丙甲草胺、乙草胺、二甲戊灵等。要选用对作物、临近作物和下茬作物安全性高的除草剂品种。精喹禾灵、高效氟吡甲禾灵、精吡氟禾草灵和烯草酮等药剂漂移易导致玉米药害;氯氟吡氧乙酸、二氯吡啶酸等药剂漂移易导致大豆药害;莠去津、烟嘧磺隆易导致大豆、小麦、油菜残留药害;氟磺胺草醚对下茬玉米不安全。

  (二)合理使用除草剂。根据不同区域土壤含水量的高低,确定除草剂用水量。在麦茬直播的田块,需要加大亩用水量。当田块的土壤表面湿润时,每亩用水量应不少于60 L;当田块的土壤表面干旱时,每亩用水量应加大到80 L—90 L。有条件的也可结合喷灌、灌溉或降雨等措施,在土壤封闭处理后适量浇水,将小麦秸秆上黏附的药剂淋溶到土壤表面,提高封闭效果。茎叶处理除草剂用药量要按照每种作物的实际种植面积进行计算,不得重喷和随意加大药量。施药时注意选择晴天无风且最低气温不低于4℃时用药,时间选择上午10点前和下午4点后最佳,雨天、大风天禁止用药,以防药效降低及雾滴漂移产生药害。除草剂使用要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要求,禁止使用长残留除草剂;化学类除草剂在大豆、玉米整个生长周期内,原则上只允许使用一次。

  (三)选用合适施药机械。苗后定向喷雾时须在玉米带和大豆带间设置隔离装置,防止药液飘移造成药害。施药器械可选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(需在喷头处加装防护罩),或选用带隔帘能将大豆玉米分隔施药的自走式喷杆喷雾机,喷头离地高度以喷药雾滴不超出大豆带或玉米带为准;选择非同时登记在大豆和玉米上的除草剂时,严禁雾滴超出大豆带或玉米带,同时应注意除草剂不能径流到临近其他作物,导致药害发生。喷雾器械使用前应彻底清洗,以防残存药剂产生药害。

  (四)药害应对措施。若发生药害,在作物叶面及时喷施吲哚丁酸、芸苔素内酯、赤霉酸、磷酸二氢钾等,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害。同时,应加强水肥管理,促根壮苗,促进作物快速恢复生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