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好水的大文章,为临猗高质量发展 提供坚强水支撑
发布日期:2024-03-25 08:21 来源: 临猗县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大 中 小】 打印本页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,提出“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”的治水重要思路,多次就水利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。我县作为省内唯一的平川县,也是传统的农业大县、人口大县,境内有黄河、涑水河流经,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,如何做好治水兴水这篇大文章显得尤为重要。本文主要对我县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,通过实地走访供水企业、中型灌区、供水管理服务对象等,详细了解我县水利现状及存在问题,并提出发展建议,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助推我县高质量发展。
一、水利现状
(一)水资源状况
我县水资源为地下水和黄河客水,无地表水资源,年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.04亿m³,年可采量6693万m³,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95m³,为全省1/2,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为70m³,不到全省1/2,由此可见,我县水资源匮乏。
我县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为3.3亿m³,2023年实际用水总量为2.7亿m³,按来源分:黄河水2.2亿m³,地下水4600万m³,中水500万m³。按用途分:农业用水量为2.4亿m³,工业用水量为1110万m³,生活用水量为1104万m³。从水资源利用情况来看,我县供需水量基本平衡,水源主要来自黄河水,农业用途占到90%。
(二)农村供水状况
受特殊地质和水文等多种因素影响,我县作为地方氟病高发区,不同程度存在饮用水水质不达标、水量不够、饮水不方便等问题。为解决人民群众饮水问题,从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,县委、县政府就不断探索和实践,先后实施了西仪集中供水工程、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、农村饮水大嶷山供水区和楚侯工业园供水工程等,到2020年底,我县基本实现了集中供水工程全覆盖,形成大嶷山、北景、城乡一体化三大供水区域,即“垣上、垣下和南赵”供水格局。
垣下供水区覆盖县城及垣下8个乡镇287个自然村及县城居民32.5万人,其中农村受益人口24万人,工程于2011年已陆续投入运营。
垣上供水区覆盖垣上及二坡台垣的10个乡镇253个自然村26万人。具体分为北景片区和大嶷山片区,其中北景片区涉及5个乡镇125个自然村11.7万人,于2021年1月投入运营;大嶷山片区涉及6个乡镇128个自然村14.3万人。
南赵供水区涉及孙吉镇边远地区10个自然村0.7万人,采用在单村安装水处理设备方式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,2020年底已全部安装到位并投入运营。
(三)引黄灌区状况
我县有回龙、杨范、元上、夹马口、北赵、尊村6个引黄灌区,年可提引黄河水3.5亿m³。灌溉机井3471眼,灌溉面积146.88万亩,其中:黄灌面积127.61万亩,井灌面积19.27万亩,实现了黄灌和井灌双配套,灌溉率达到100%。其中回龙、杨范、元上、尊村灌区惠及11个乡镇,灌溉面积40.53万亩;夹马口及北赵灌区惠及10个乡镇,灌溉面积87.08万亩。灌溉区域作物种植结构为:果林面积95%,粮食面积5%。
二、存在问题
(一)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不高。我县作为农业大县,且主导产业是苹果,需水量大,农业用水量占全县用水量的90%以上,但多为粗放式农业,农业节水程度不高。
(二)农业灌溉水源保障不稳定。我县各中型灌区多建于20世纪70年代,已运行40余年,各泵站整体工程存在老化、供水效率低、输水能力差等问题。
(三)农村供水保障有待提高。2010年前建成运行的供水设施普遍存在村级管网及计量设施老化问题,给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不便。
三、发展建议
做好治水兴水这篇大文章,要以水资源管理为核心,走好水资源高效利用、水生态明显改善、水安全有效保障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。
(一)加强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。统筹多部门合力,多措并举严格水资源管理。一是农业方面,要大力发展高标准农田、三新果园和旱作农业,推广喷灌、滴灌、微灌等高效节水,提高田面节水水平。要争取农业灌溉以电折水试点,建立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,减少农业用水总量。二是工业方面,推动工业企业实施节水管理和改造升级,推广节水产品(设备)和工艺,加快工业节水减排,建设节水型企业和园区。三是中水方面,鼓励工业企业加大中水利用率,通过工业利用中水、湿地生态补水,中水利用率达到35%左右。加快城镇老旧供水管网改造,推广城镇生活节水、倡导节约用水行为规范,加强城镇生活节水降损,严控供水管网漏损。
(二)加快推进中型灌区改造。我县杨范、元上、回龙三个中型灌区已相继编制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方案,并纳入“十四五”规划。2023年我县已启动实施元上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,2024年已启动杨范灌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。同时要争取回龙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,争取利用3-5年对我县三个中型灌区完成节水改造,提升我县灌区整体保障能力。另外,加快推进黄灌区分类水价改革,2025年经济作物水价逐步达到灌区运行成本水价,以价格杠杆减少农业用水强度。
(三)提升供水保障能力。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供水规模化项目,争取项目早落地、早开工、早受益。落实好乡村管水员台账管理、农村饮水安全监测预警机制、水质定期检测等管理机制,全力保障农村供水安全。